舞墨文学平台·素材库


Join the forum, it's quick and easy

舞墨文学平台·素材库
舞墨文学平台·素材库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简述近年网络类型小说的兴起、演变【转】

向下

简述近年网络类型小说的兴起、演变【转】 Empty 简述近年网络类型小说的兴起、演变【转】

帖子 由 古米朵 周一 二月 20, 2012 9:07 am

第一部分


 ①当前网络小说的核心是类型小说
 ②类型小说在大陆重现的背景
 ③读者进行类型小说阅读时与其它小说相比有明显区别
 ④类型小说需优先满足读者的基本预期
 ⑤类型小说的商业优势



一、网络小说是什么

1、

在中国大陆,每年都有几千万的人,通过各种媒介,欣赏着“网络小说”或者由它们衍生出的影视作品。但“网络小说”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不是就是所谓的“发布在网络上的小说”或者“最初在网络上创作并流传的小说”?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它,如何欣赏它,乃至如何创作它?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一个前提下——到底什么是网络小说。

2、

在我的阅读实践中,在现今的媒体语境下,其实网络小说≠网络+小说

翻开任何一部文学史,作为具有独特创作形式的小说,都不能脱离“文学”的范畴,不能脱离“艺术”的审视。内容与形式的“独创”,三观的“思索”与“表达”,符合小说特有艺术形式的美学创造,都是决定小说文本“绝对高度”的标尺。对文学、对小说的评判,无论是否由官方组团进行,无论是否符合特定的意识形态,艺术与美学价值,都是基本的考量标准。但很显然的是,无论“网络小说”中的“网络”,指的是网络发表还是网友创作,其99%以上的文本,都不符合“小说”的定义。或者说,只用小说来定义这些作品,是不准确的。

相对准确一些的说法,是“商业小说”——以商业盈利为目的的小说。无论作品中的艺术与美学价值是米粒之光还是日月当空,“卖了多少钱”都才是一切分析、讨论的基础。自1999年《第一次亲密接触》两岸大卖百万套的那一刻起,猎奇也好,欣喜也好,妖魔化也好,所有的媒体中,“网络小说”其实大多数时候,指的都不是一种“小说”,而是一种“商业小说”。

商业小说的好与不好,在基础层面上与艺术与美学价值无关,它们只是一种附加。所以,作协的老先生们再怎么说这些文字是垃圾都没用,因为你拿西装革履的审美观来点评运动衣,能有人赞同才是活见鬼呢。进一步看,“YY”“小白”的战斗也好,对大神们嗤之以鼻也好,“正方”往往并不从商业角度入手,也不免有“何不食肉糜”的荒唐感。

以此判断,被当代读者所普遍认同的两部网络小说开山之作中,《第一次亲密接触》更接近商业小说,它的开创性主要体现在语言风格和故事背景上;而《悟空传》则因为那些代表着时代年轻人的憋闷与呐喊,更接近文学意义上的小说。

当然,文学本身不像科学那样可以精确计量和重复验证,一部作品的文学性的多寡、商业性的成败,往往会因资料的不同、喜好的不同、阅读经历的不同而有些因人而异,如果哪位读者觉得痞子蔡比今何在更像一个文学家,也不用和我一般见识。

3、

但另一方面,当回过头来面对如何看待、欣赏、创作网络小说这个问题上来时,“商业”这个定语又太宽泛了,而且在作品最终面对市场之前,又该如何从“商业”的角度来进行阅读与预判呢?是不是只能依靠作者与编辑的经验或直觉呢?

于是有了一个范围稍小但更为精确的名词——“类型小说”,这是我们看到的第一个标签。它属于“商业小说”,在某种宽泛的定义中,也可以随商业小说一道,从属于“小说”。

类型小说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同质化创作,商业上的原理和兰州拉面好吃满大街就都是兰州拉面一样简单,所以所谓的类型,最简明的基础概念就是,同一时间段内出现的众多的同质化作品。在网络小说兴盛之前,大陆地区最常见的就是武侠小说和言情小说,相对小众的是科幻小说、悬疑探案小说、色情小说。

《狼图腾》《藏地密码》《遗情书》都是非常成功的商业小说,但因为重复出现的作品不多,无法划归明确的类型,所以不能算作类型小说。韩寒的作品比较特殊,因为其文化符号的原因,不是很合适的分析对象。郭敬明及其旗下多位作者的系列作品,在我心中则无疑是类型小说的一个子类。另一个相对特殊的是《银河英雄传说》,无论这部作品被解读出了多少深刻的内涵,哪怕就是因为后来众多的星战小说,也只能乖乖的进入类型小说的范畴。

从创作和市场成绩的角度分析,其实像郭妮、饶雪漫与我吃西红柿、梦入神机大可以比较一番,与明晓溪、匪我思存就更是同属一个标签。更遑论萧鼎、沧月、江南、南派三叔这些从网络起步,转战实体的作者了。

4、

网络小说=类型小说,即便这个说法对成百上千万字的追逐文学梦的作品是不公平的,我相信它也足以作为剩下的那每年数十亿字被创作出来抛到网上的作品的评判的立论基础。

在后续的阐述中,我将主要引述网络小说,即在网络上发布的小说的历程。但在最初,我们需要了解,围绕我们身边的一般语境下的“网络小说”,其实和《悟空传》的距离要远远大于《小时代》。展示在你面前的媒介是纸张还是手机屏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看的到底是什么。

当然,如果更新稳定,在将来我们会讨论媒介的不同是如何对类型小说产生深刻的影响的。


二、为什么会是网络

1、

不知道有没有人认真的统计过,每年在互联网上被创作出来的小说,到底有多少是方块字?我这些年听过的毫无根据的脑补估算,大约是90%-99%,估计剩下那点主要是因为不好意思。

为什么我们的创作欲望如此之强烈?为什么这些欲望又集中在网络上?很多人都把原因归结于政府的管控,归结于我们无法自由的出书。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或者说不完全是这样的。

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这种“精神食粮”的提供上,在上个世纪,我们长久处于一种饥渴状态,市场的供需关系,是一边倒的卖方市场。只要你敢印出来,我就敢买回家看。我看过的第一部武侠小说,是以杂志增刊形式出现的《射雕英雄传》,我记忆中最深刻的武侠小说,是宝文堂版的金庸全集。无论书号多少钱一个,无论下一轮扫黄打非明天会不会来到,在市场利润的刺激下,为什么出版社和盗版商填不饱读者的肚子?非得把看书的和写书的,一股脑的赶到网络上?

2、

首先是“精神食粮”的数量与出现方式。一个成熟的类型小说市场,作者一定会呈现一种金字塔结构,下层大量温饱糊口的,中间部分小富即安的,最上面零星几个发家致富的。而成熟的类型小说市场,必须要能同时养活这些所有的作者。以上世纪最主要的类型小说武侠小说为例,除了金古温梁,实际上在港台北美,还有大批甚至不为我这个70后所知的作者,他们满足着香港、海外的读者,也喂饱了开禁后的台湾市场。

出版商获取利润,无论是否支付给作者稿酬,在商业上他总是有继续或扩大经营的需求的。大陆之外的作者没有这笔稿酬,一样过日子。那么为什么我们当年在实体市场上,就连盗版书都看不到呢?

个人认为,渠道有限和物流成本较高,或许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当我们没钱时,租书店还在一家家建设之中,当我们有钱了,租书店已经不见了。1993年,北京甜水园图书批发市场开业;1993年,京津塘高速全线通车,在此之前,懵懂少年的我真的难以想象一本盗版书,要经历怎样的冒险,才能摆在我的案头。

这种情况下,任何能“确定盈利”的商业小说,都注定是少数。敢于冒险的出版人,也注定是少数。于是仅仅是金字塔尖和少量的中层,怎么能喂得饱饥渴的读者。

1994年到1996年,距离甜水园市场步行15分钟距离的朝阳区文化馆,有一家小租书店,黄易、倪匡上千万字的作品被集中盗版,一一摆上了这里的柜台。我会步行5分钟把它们一一带回宿舍,和大约10个兄弟分享。如果这样下去,早晚这些盗版商会因为竞争而洗白,会因为竞争而寻求正版授权。但这时离互联网大爆发,只剩下不到十年。最狂热的武侠迷,已经开始在互联网上试水。总有一种赚够了就撤心理而无法也不会正经培育市场的书商们,或许那时还在纠结要不要洗白呢,还是先买辆好车呢。

这是第一个片段。

3、

武侠小说历史上最重要的作品,居然有一部分是在天津写出来的?听名字就很大牛的张恨水先生,居然是写言情小说的?因为政治的原因,在大陆,商业小说的这种传承断裂,对于当年的我来说,几乎相当于一次文化意义上的“盗墓”,新鲜、刺激、考古。在找本《***》比找本《蜀山剑侠》还容易点的日子里,在最大量类型小说是章回体明清话本的日子里,你指望这么成长起来的少年,能写出什么样畅销的商业小说?

横跨在创作者面前的,或者是巨大的海峡,或者是巨大的代沟。老的拿不动笔,年青的摸不到门道,远的顾不上来。书商也愁啊,能卖的这么好,可还能卖谁的呢?

不过勇于尝试的多了,总会有获得成功的人。

1986年,雪米莉的一系列作品,以其对西村寿行**、暴力、复仇风格的成功模仿,一夜间红透大江南北。“雪米莉”这个“香港”笔名背后的两位四川作家,实际上为类型文学在大陆的重新出现,铺下了第一块地板。

可惜的是,击倒这个当年和汪国真一样值钱的笔名的,并不是国家的禁令,也不完全是业内疯狂的盗版,还有那狂欢般的流水线作坊,还有那一堆一堆的冒名作品。品牌无法建立,本质上说还是大环境的问题,无论是版权保护的缺乏,还是高悬头上的“三俗之剑”带来的紧迫感,对企图拱出个小芽的类型文学来说,头上的石头还是太沉了一些。

1996年,曾经单册狂销200万的雪米莉工作室,在据说“单册还能销售10万”的“惨淡局面”下,决定停止这个笔名的创作。这个时候,离华艺版《大唐双龙传》连载销售,还有大约两年;离莫仁在台湾出版《星战英雄》,还有大约两年;离磨铁推出《诛仙》,还有大约十年。

这是第二个片段。

4、

十年来,所有的网文回忆贴,几乎都会提到98年开始,追逐着《大唐双龙传》的OCR连载来到互联网上的读者,当然,三寸盘中的《高树三姐妹》的来源就不用再提了。但的确是色情小说而不是言情小说,和武侠小说一起,撑起了最初的网络原创圈子。

最初只是大家一起写,一起聊。后来,看书的人越来越多,写的人就显得少了,灌水的人就显得多了。再后来,饥渴的出版商开始以扶持新作者、寻找性价比更好的作品的目的,开始从网络上挑书出版。记忆中,龙空的飞凌,是第一个实现实体出版的大陆类型小说作者。2001年开始,龙空向台湾各出版社推荐了包括王晋康、刘慈欣、沧月、燕垒生、杨叛、读书之人、可蕊、文舟、勿用……在内的上百位优秀作者的作品,他们中的大部分,收到的第一本样书,都是繁体版的。而说服出版商的,除了优秀的文字,网络上受欢迎的程度,也越来越成为一个“试水成绩”的指标。

读者、作者,以及足够支持作者长期创作下去的稿费来源,三者之间开始组成完整的循环。这时,离vip在起点的出现,还有大约三年;离幻剑推荐《和空姐同居的日子》出版大获成功,还有大约四年;离《烈火如歌》的创作,还有大约两年。这时,站在摆满《告别薇安》、《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的书摊前,眼睛盯着天涯各个版面四处找书的书商们,想象不到十年后会有一个市场,靠着“不带他们玩”,同样能养育出年入百万级别的作者。

这是第三个片段。

它们都是属于类型小说在大陆重新发轫的片段,也都是类型小说在商业小说版图中不断发力扩张前的片段。



三、为什么要说类型

1、

“同一时间段内出现的众多同质化作品”称之为类型小说,但我们为什么需要用这个标签,而不能使用“商业”“网络”“娱乐”“原创”这样的定语?

因为只有“类型”这个标签,才能告诉我们,作者需要去写什么?读者希望看到的是什么?如果判断一部作品的成就,应该首先分析哪些方面,应该与哪些作品进行比较?

回到文学意义上的“小说”,与其它一切艺术形式一样,除了作品的感染力之外,原创性或者说创造性,都是最为重要的标准。一般来讲,读者在阅读之前,不会产生特别的期待,这时维系读者与作者的信任感的,仅仅是作者过去的创作经历。

但类型小说是不同的,“在阅读之前有明确的预期”,这是类型小说读者的一个基本期待。也就是说,读者在欣赏这一艺术作品前,是有明确的主观选择的。“我,为什么,此时,要看这种书?”我们在阅读中经常会出现,宁可找一本没听说的都市后宫文看,也不愿去翻最受好评的玄幻文。这种消费状态的普遍存在,是对类型小说进行探讨的价值基础。

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我们几乎与世界同步的经历着自电话发明以来最重要的社会变革——互联网、移动电话乃至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带来的是人与人之间联系交流的高度频繁与紧密。与此同时,中国大陆出现了三个显著的社会特点,社会的剧烈变革、价值的多元化倾向、信息爆炸。

在这个时代,每个中国人都是忙忙碌碌的,社会商品也迅速繁荣并呈现快消品倾向。因此,如何能快速、准确、有效的将信息送达到潜在消费者,成为每个B2C商家的必须回答的问题。而就商业小说来说,类型小说恰恰因为其潜在读者所独有的,带着明确预期而来的现象,具备了巨大的先天优势。

这种明确预期是类型小说易于传播扩散,易于获得商业上的回报的基础。这种明确预期,也是其它诸如“商业”“娱乐”“原创”这样的定语所无法分析或无法精确分析的。读者心理需求的分析不是本文的重点,但我们可以想一下今年面对主流市场,《步步惊心》电视剧的宣传路线,“穿越”“清宫”大作,桐华对主流电视观众的影响力还未经证明,此时宣传的重点方向,就是明确并传播作品的类型属性。与之匹配的,《宫》压根没有网络文本,《后宫甄嬛传》本来是一本架空的作品,但它们的影视作品,都选择了同样的概念——“穿越”“清宫”大作。易于传播,是文艺作品商业价值实现的重要一环。

2、

消费是一种体验,而文艺类商品的消费,体验就更为重要。如何向潜在用户推销文艺作品,“你会体验到什么”是最有效的传播方式。而类型小说的“类型”,就需要负责满足潜在用户的基本体验。进一步说,不同类别的类型小说需要满足读者对该类别的特定的基本预期,好的类型小说首先是在这种基本预期上可以给予丰富良好的体验。

创意、文笔、细节对小说来说都很重要,但对类型小说而言,它们都不是最重要的。讲的是什么故事?在该类别题材内,基本预期层面,有没有把故事讲好?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你会发现,“俗套”不仅不是应该去除的,反而是新人入行时的一个很好的手法。每一个类型小说作者在展望自己作品的前景时,首先应该问自己的是,“我写的是哪一类的”“这一类读者一般都想看到什么”“我对这些预期的处理方式是什么”。

时至今日,类型小说的作者,基本上可以认为自己是在走一条前人开辟出来的路。读者的阅读习惯,是深受前辈作者作品的影响的。读者的审美观、心理诉求、特定预期,是不会因为没看过你的作品,就不存在就充满好奇的。你想写什么新东西都可以,但最好先给予读者基本的满足。

在已经发生过的真实的历史里,即便是那些前面没有人的作者,他们也会在创作时参考其它文艺类作品比如动漫、比如影视。很少有人的脑子里会莫名其妙的出现一个毫无来由的创意,尤其是要为这个创意付出长期的努力,来面对从最初的“回帖数”到如今的“订阅数”的一目了然的比对时。相信我,即使在那个年代,他们所自觉不自觉的创作,也最多可以称之为开创一个类型,而不是与类型无关。

3、

历史文我要看穿越的,言情文我要看虐主的,都市文我要看官场的……这些都是读者的基本预期的表述。问题不在于不同的读者,基本预期是否一致,而是在于即便作者模仿成功作品,拿出手的东西,读者也不一定买账。山寨一部小说,比山寨一个工业产品,要复杂微妙的多。

在基本预期之外,读者实际上又希望每一次的阅读体验是独特的,而不是全然重复的。这就导致类型小说的创作,某种程度上类似于走钢丝,平衡感非常重要。一边是前人写过的,流行的东西,你要去判断哪些重要哪些并不重要;一边是没人写过你感觉可以尝试的,你要去琢磨能不能玩出花来,对读者来说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围,是不是曾经有人写过只不过没有获得成功,那你要避免什么,要注意什么。我遇见过的作者,越是红的,大部分就越是不停找书看的。“看没看过这个”“能不能接受这个”,对好的作者和编辑来说,这不是一个自由心证的问题,而是可以拿出具体例子和读者回馈数据的问题。
古米朵
古米朵

帖子数 : 231
积分 : 595
威望 : 0
注册日期 : 12-02-20

返回页首 向下

简述近年网络类型小说的兴起、演变【转】 Empty 回复: 简述近年网络类型小说的兴起、演变【转】

帖子 由 古米朵 周一 二月 20, 2012 9:08 am


第二部分



言情小说始终是类型小说的一个大类,遗憾的是,多年来我主要混迹于各个男性站点,言情小说的沿革变迁并不十分熟悉,视角可能也会更偏向于男性向小说。

印象中,在2002年之前,原创言情小说还没有兴起。晋江**当时还是以OCR书库为主。初期的女作者,大多进行的是武侠小说和奇幻小说的创作。从相互影响看,男性向小说向言情小说提供的创意和题材似乎更多一些,某些创作要素,往往在男性向小说这边流行开来后,才会有作者将之在言情小说范畴中加以铺陈演绎。这或许是因为女性读者更倾向于看到人物的感情纠葛,而不是各种奇思怪谈的缘故。

鉴于实体市场的主流是女性消费者,言情小说在图书市场的整体表现比之男性向小说要好太多了。2004年之后,国内言情小说原创力量最高端的晋江**,排行榜靠前的作品,几乎是本本出书,但这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网站的发展,减缓了互联网言情市场的成长速度。

因为言情小说与男性向作品相比,在市场环境、创作特点、核心用户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在此将之先提取出来,搁置一旁。下文中涉及的类型小说、原创小说、网络小说,如无特殊说明,均仅指代“男性向”类型小说、原创小说、网络小说。


一、三个来源

1、

“阳光之下无新事”,只要不是纯文学创作,任何一个写小说的,都不可能凭空创作出一部前所未见的作品,它总会包含有一些东西,让博览群书的读者似曾相识。在什么背景下展开故事?以此为分类,原创小说最初拥有三个主要的创意来源。

武侠小说、奇幻小说、动漫及影视游戏作品。

2、

在网络小说刚开始的时候,武侠小说无疑还是华语范围内最成功的类型小说题材。早期网络写手中,很多人都是从武侠小说开始自己创作生涯的。除此之外,武侠小说因为黄易先生的最后辉煌,也直接为更多类型的小说出现,供给了充沛的养分。

黄易先生最辉煌的无疑是《大唐双龙传》,但影响最深远的,我认为是首次在武侠小说中成功展现穿越、架空历史以及军事战争场面的《寻秦记》。或许就是因为这部作品,时至今日,历史类网络小说中,先秦都是一个黑洞般的时间段。黄易先生另一部重要作品是《破碎虚空》,这部篇幅不长的作品在可读性上并不十分出色,但正是通过这部作品,黄易先生完善了自己独有的武学体系。而这套从“眼前一亮”到“井中月”再到“破空而去”的鲜明生动的境界划分,为日后众多数百万字的类型小说,建立了最初的升级模板,这个模板如同“虎躯一震再震万万震”一样,永远的留在了最初的原创小说的文本中。

实际上,作为当前类型小说最核心的“玄幻小说”,其名称由来就是黄易先生在台湾的作品被称之为“玄幻”系列。可以说,玄幻小说就是武侠小说的血亲后裔。

武侠小说也为最初的架空历史小说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养分来源,最主要的衍生品就是“高武”类的架空历史小说,只不过主角征战的舞台从江湖变作了朝堂。

武侠小说的另一个晚辈是古武类作品,这里的“古”指的是相对于未来世界的古代,实际是武功在未来世界中重新成为勇者战斗的主要技能。网文初期重要的示范文本是黄易的《时空浪族》和莫仁的《星战英雄》。日后的机甲类作品,也有大量古武作品的特点。

武侠小说的第三个后裔是一对双胞胎,就是修真与仙侠类作品。精神上的导师是还珠楼主。经由萧潜《飘渺之旅》、树下野狐《搜神记》,在网络及繁体市场兴起,后由萧鼎的《诛仙》获得大陆主流市场的认同。

另一方面,武侠小说也为类型小说确立了最重要的主题——成长主线,就是当下常说的主角升级系统。这是与西方类型小说全然不同的主题,也与中国传统小说的特征完全不同,更是至少到目前唯一能良好的支撑起数百万字大长篇的柱石。

3、

奇幻小说对网文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西式奇幻,最广为人知的是《魔戒三部曲》,优秀作品众多,本身就是西方幻想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世界观之外,影响网文的主要是团队冒险与力量体系的平衡,时空背景大多取材欧洲中世纪。二是日式奇幻,特点一般是少年拯救世界,较为轻松愉快,含有一定的战争场面,人物性格和价值观相对东方化。

奇幻小说对当下大陆类型小说最重要的贡献,来自于世界背景的设定。在魔戒席卷票房之前,在朱学恒翻译龙枪三部曲之前,其实大陆能看到的奇幻小说很少。但这些作品的特性尤其是世界观,已经通过大量的动漫作品,大量的游戏作品,呈现在大陆作者们的面前。亡灵、兽人、大火球,如果说类型小说的阅读本身就含有精神上的探险,那么在这个与东方传统文化全然不同的世界中,至少在初期可谓是处处皆精彩了。

捎带一提的是,西方幻想文学另一个重镇科幻小说,始终无法对大陆类型小说形成过深的影响,如果不是还有刘慈欣,只能依托于杂志的原创科幻小说,这十年来几乎要在大陆绝迹了。至于一般意义上的“软科幻”“硬科幻”,与网络上的绝大部分“科幻”分类下的小说,其实一点关系都没有,它们基本上都可以称之为“伪科幻”。它们最初的营养来源,主要来自于高达和银英。

但就在“伪科幻”与“日式奇幻”的范畴内,一个名叫田中芳树的大神,却成为在影响力上可与黄易比肩的原创类型小说大前辈。《银河英雄传说》《亚尔斯兰战记》,成为无数少年最初动笔时的模仿对象。

(插花时间:悲催的LQY同志与同样悲催的大胖头鱼同志,总要反复强调自己在创作前从来没看过田中大神的作品……我可以替他们作证,无论你觉得这事多么不可思议,但这是真的。)

4、

动漫及影视游戏作品,主要为类型小说提供两种营养。一是创意及世界观的呈现,最著名的例子是Zhttty的《无限恐怖》;二是潜在用户,比如数量繁多的同人小说,再比如那些英雄无敌背景的网游小说。

对类型小说作者来说,日本漫画是非常好的研究对象,游戏是很好的世界构成的模板,日剧港剧会提供精彩的情感桥段。纠结的是,他们非常喜欢的美剧却往往是失败的创意来源。至于国产剧集,那只能是作者们在未来输出创意的对象,能跟风开一本热播剧的同背景时代的小说,就已经是很给面子了。

古典小说、历史小说,因为文化传承的问题,也是重要的学习对象。但除了洪荒流仙侠小说有着直接的血缘关系外,大部分都化入了玄幻、历史小说的血脉之中,难以挑出。

5、

对二十一世纪以来大陆网络类型小说在精神源泉上的列举,不仅是为了回朔历史,也可以令新入行的作者,重走先行者的灵感之路,在源头处,往往能发现新的大江大河。很多时候一个明显的创意来源,缺乏相应的类型小说模仿者,往往不是创意不被接受,而是前面的作者还没有办法在这个创意下形成一个完整而体验优秀的世界。比如方想的《师士传说》、《卡徒》,再比如郭敬明的《幻城》。

对同类作品的跟风模仿,甚至谈不上是对“这个题材我还可以怎么写”的回答,在这个竞争激烈的世界里,几乎总是会同时出现数十部对热门类型小说的跟风之作。但武侠、奇幻世界中蕴含的精神世界,如何能化用到当下的类型小说中?成功的影视动漫游戏作品,如何可以将其核心创意用小说的方式进行呈现?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永远不会产生众多同水准的竞争者的。

寻找创意来源,寻找故事来源,这是好的类型小说作者每天都要做的功课。
古米朵
古米朵

帖子数 : 231
积分 : 595
威望 : 0
注册日期 : 12-02-20

返回页首 向下

简述近年网络类型小说的兴起、演变【转】 Empty 回复: 简述近年网络类型小说的兴起、演变【转】

帖子 由 古米朵 周一 二月 20, 2012 9:08 am


四、扭转国运——大幻想时代的军史盛宴

1、

除了物价低,竞争力强以外,大陆作者能在十年后几乎完全占据类型小说市场,另一个很深刻的原因是30年来大陆改革开放进程所带来的快速、剧烈的社会变化。这种时代的宏观感与速度感,是发达地区难以感受的。同时,这种持续不断的社会变革,也带来了价值观与社会认知的日趋多元,大陆成为各种思潮激烈碰撞的角斗场。而国力的上升与执政党政权合理性的转移,使得民族主义情绪再度升温。另一方面,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青年人的政治热情下降,物质化水平成为社会成就的主要标尺。

必须意识到,上述这些社会现象,不仅影响到作者的创作,也是类型小说读者阅读诉求的基础。检视流行文本中隐藏的痕迹,我们会发现大陆读者变化的与不变的阅读期待,也会发现这种期待中的很多部分,和海峡对岸的读者期待,并不一致。比如,繁体市场中读者所喜爱的“英雄”,往往更注重“他”所获得的能力,“他”所秉持的正义,“他”所经历的感情;但简体市场中的读者,在此之外,往往要求主角获得相当的社会地位。

权力与征服,即便在大幻想时代,也是大陆读者更偏爱的主题。更渴望战争所带来的荣耀,更渴望在血与火中成为拯救世界的英雄。这是大陆男性读者少年时看过的无数英烈故事带来的偶像观,也是在受教育过程中民族被侮辱被欺凌的屈辱感反复刻入心灵的体现。翻阅上文重要作品的书单,你会发现一大半的大陆作者,都是以“征战大陆”作为故事的推进主线。而翻阅本节所列示的书单,你会发现这种小说虚构的权力与征服,在最初带来的几乎全部是“改变民族的命运”。

2、

自《寻秦记》、《大唐双龙传》出现以来,架空穿越的概念就开始在类型小说中被尝试使用。在网络上,首先出现在武侠小说和历史小说领域,虚化或改变一定的历史环境,塑造一位并不存在的英雄。但或许是因为此类作品不具有“改变民族命运”的巨大爽点,并没有形成热潮。真正意义上的架空小说的爆发,集中于当代军事战争小说。

第一部作品是…………(略)又陆续以细腻的战争描写从这些被称为“红旗插遍东南亚”的架空军事小说中脱颖而出,直到卫悲回的《夜色》,小说第一次在以中国内地被大规模侵略为背景,以一个士兵为视角,进行了主题的渲染。也是在这一时期,一向以宏大构思著名的科幻作家刘慈欣,完成了《全频道阻塞干扰》的创作,故事背景为中俄联手对抗北约国家的军事侵略。

如果有充分的时间,聚集了很多优秀写手的架空军事小说,势必可以进行越来越多的尝试。初期这种“红旗插遍东南亚”的风格,也会因后来者难以翻出新花样而变得风格更加多元化。但因为从根子上和国家倡导的“和平崛起”唱反调,所以即便每一部作品都是在表述“民族复兴”,……还是先后登上了互联网***名单。

21世纪以来,原创类型小说中重要板块的历史小说,先驱者无疑是架空军事小说,他们以前仆后继登上互联网***名单而显得充满悲壮的气息。他们既无法在大陆获得商业回报,也无法在台湾付梓出版。获得了众多网民的欢呼之后,以铁血网全面转型军事讨论和军品网购为代表,架空军事小说逐渐衰败。

3、

但读者的阅读情绪不会因为禁令而消退,大量顶级玄幻作品又因为在台湾出版而被中断网络发布,书站vip制也还没有获得成功。强烈的供需矛盾,使得不断有作者进行此类主题的尝试。重新引发读者兴奋,完成“扭转国运”这一主题在类型小说文本中的良好表达,引发众多同好作者竞相写出优秀作品,进而最终建立起了一个类型小说超级大类的作品是,中华杨的《中华再起》。“杨首长”的答案很简单,不让我们在未来征服世界,哥去古代!

又名《异时空-中华再起》的作品,以主人公及其搭档带着枪械和桑塔纳穿越到清末太平天国时期为背景,将我党建立革命根据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开展土地革命、联合战线这些大杀器一一祭出,最终将愚昧、腐朽的敌对者全部击败,完成了国家统一的同时,也依靠领先世界的工业跨越式发展,成为全球领袖。

“穿越救国”迅速成为原创小说的大热门,大量优秀作品先后涌现。其中最为成功的包括:
月兰之剑的《铁血帝国》、无语中的《曲线救国》、酒徒的《明》、赤虎的《商业三国》、阿越的《新宋》、天使奥斯卡的《1911新中华》。

依据3000年文化传承确立民族认同感的国家,单一民族占全国人口九成的国家,在世界之巅屹立千年被扫落尘埃之后重新崛起的国家。在这样一个国度里,改变过去就是改变现在,就能改变未来,根本不会构成逻辑上的混乱,什么近代之后才有的民族国家,什么汉朝根本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这些都是教授说的,咱老百姓可压根不认。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无论穿越到哪个时期,主人公都是要拯救民族(准确的说是汉族),扭转国运,抓住机遇,称雄世界。

月兰之剑绵延十年的《铁血帝国》,不仅在作品中将改变国运付诸实际,同时也自发的关注起了“改变之后”的可能性。这使得作品在进入第二部分后,穿越者的堕落与内耗,巨大的文化惯性与穿越众的矛盾激化,一一呈现。这些对读者来说超前的表达,成功的让这部作品获得了少数死粉和一片骂声。从我的主观上说,这部作品的地位和价值远比它获得的现实成绩要高;从客观上说,进入第三部分后,作品集中展现的是大炮巨舰的帝国远征,各种社会政治问题被暂时挂了起来。

同样接近十年跨度的还有阿越的《新宋》,虽然时间很长,但这部作品的主要价值在连载初期就得以体现。主角不仅为“穿越后靠什么挖到第一桶金”极大的拓宽了思路,也让炼不得钢铁、抡不得刀枪的现代文科宅男,有了扭转国运的机会。这对后来的种田流、文官流都有着极大的影响。

但最成功的还是选择了清末民初的天使奥斯卡。有着详实历史底子的奥斯卡,结合二十世纪初的社会思潮,紧紧围绕着“民族、国家、领袖”的故事主线,让挽救国家的宏大历史使命和主角当世无双的社会成就,形成了完美的统一。这种给予读者的至高无上的快感,让奥斯卡在第二部清末穿越小说《篡清》后一举登顶,成为历史小说第一人。对这一路线的抛弃,或许也是奥斯卡迅速让出王座的原因吧。

这一时期的穿越小说先驱们,成为了日后所谓“救亡流”历史小说的开荒者。是他们喂饱了读者改变民族命运的期待,才在“有没有新鲜东西”的呼唤下,衍生出了日后众多的历史子类。

4、

军事历史小说盛宴之下,始终有着没有出路的艰难,一面是欢呼的网络读者,一面是铁壁一般的市场钱途。在这一背景下,《参谋长日记》作者苏明璞、《中华再起》作者中华杨于2002年底联手创建军史小说站“明扬中文网”,进行vip付费阅读的尝试,也就不足为奇了。

架空军事小说的作者群体中,一批以特种兵为素材的军旅风格作者,得以在铁壁之中闯出一条生路,并一度在实体书市场掀起波澜。和前面提到的大幻想时代的简体作者不一样的是,如今他们或者转入影视创作,或者回到网络重头再来,极少有人能够在实体市场登顶。

(插花时间:大幻想时代的作品,寻找具体的创作时期,尤为艰难。因为几乎所有重要作品,都是在其他网站首发,几年之后才开始转到起点发布的。而这些首发网站先后在时光中衰落,使得我只能依照脑海中的记忆,尽量寻找大致准确的时间点。在此,请诸位谅解。总的来说,这批被称为远古大神的作者,大多还在坚持着创作,但因为我们多次提及的问题,也因为更新为王的年代到来,他们一一被后来者在成绩上超越。)
古米朵
古米朵

帖子数 : 231
积分 : 595
威望 : 0
注册日期 : 12-02-20

返回页首 向下

简述近年网络类型小说的兴起、演变【转】 Empty 回复: 简述近年网络类型小说的兴起、演变【转】

帖子 由 古米朵 周一 二月 20, 2012 9:09 am

五、现实主义玄幻题材的萌芽、败退与挣扎

1、

玄幻、历史、都市,依然是现今网文中最重要的三个板块,无论读者的数量还是作者的收入,在各个类型中,都是最多的。但在大幻想时代,在类型小说最初萌发的时候,当前主流的都市文小类,还都是一片空白。

大幻想时代,以当代大陆现实社会作背景的作品,那时习惯称之为“都市玄幻”。在这些都市中生活的,除了普通人还有各种妖魔鬼怪。2001年起,不少作者选择当代背景作为故事的切入点。最初的目的,应该是认为“身边发生的怪谈”会很有趣,但在故事结构上又不习惯才用悬疑推理的架构。因此,以现代武侠、日式奇谭甚至是《哈利波特》为范本,不少作者开始了“都市玄幻”的创作。

从某种角度说,这些作者在尝试着用“玄幻、奇幻”的表现形式来摹写当代社会传奇的过程中,因为长篇小说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价值观的臧否,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需要与之战斗的邪恶,他们也成为了第一批进行现实主义玄幻题材创作的人。他们将在日后面临着“宣传封建迷信”、“有政治问题”、“社会影响不好”等一系列审查;经历着从出版社不敢出书,到禁止出版同类作品,到禁止作品的网络传播的一系列命运。我敢确定他们没有一个人因此而被神秘部门请去喝茶,但创作上的苦闷,多少影响了他们。

2、

第一部重要作品,是勿用的《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又名《临兵斗者》),该书讲述道术传人在当代降妖除魔、铲强扶弱的侠义故事。故事结构类似于《卫斯理系列》,全文系由一个个独立单元构成。文中异能类似于影视作品中的道法,掺杂有道教传说、风水周易的内容。这部作品的一个标志性细节是文中出现了一对夫妻双双下岗,因孩子吃不上肉,绝望的全家自杀的情节。这部作品在台湾全部出版,但在大陆历经多年推荐、多次编辑,均未获得出版许可。

现代道术故事,是“侠气”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以古典主义的气质出现在现代都市之中,之后在2002年由《飘邈之旅》引发的修真创作热潮中,与现代修真类的作品逐渐合流。

第二部重要作品,是杨叛的……。杨叛以在短篇武侠领域多年的积累,参考日本动漫影像所创作的这部长篇,不仅在人物和战斗张力上效果一流,也充满了对现实的映射。……结局是不但实体被禁,网络上也被禁了。杨叛有着很好的文笔与讲故事的能力,……的文本质量,至今都是类型小说中一流的,更重要的是,这部作品也近乎是唯一一部在现代都市背景下展现异能者故事,令读者获得丰富体验的成功作品。

或许是因为这部作品成功的很大因素是被列为禁区的现实映射,它所开辟的领域,之后成为一片荒芜,至今没有作品能够填补。……在台湾全部出版,前1/2的内容删改后以……的名字进行了出版,未能引起轰动,之后试图再版审查未获通过。

3、

第三部重要作品,是可蕊的《都市妖奇谈》,该书以一群生活在现代都市的妖怪为主角展开,也是由独立故事单元组成。特点是轻松、温馨,或许是因为作者性格不同,或者是因为故事氛围不同,与前两部作品相比,《都市妖奇谈》在现实映射部分,更多采用的是关怀和温暖的笔调,文中也几乎没有重大社会事件的投影。因此,在将原稿的中国某市完全架空后,《都市妖奇谈》不仅一直在台湾连载出版,也有过长时间杂志刊登和多次简体出版的经历。

这一小类的作品在大幻想时代,还有多部较为优秀的文本,它们最终在网络上被其它类型作品超越,主要是独立单元构成的故事,在网络连载阅读时,用户黏性不足。在创意不再突出,同质化作品较多时,各个作者只能比拼文笔雕琢细节,而这实际上又会进一步造成日益习惯了快速阅读的网络读者的阅读障碍。因此,在网络上始终缺乏新作者进入这一领域。这一类型在杂志上是主流之一,但还没来得及产生足够震撼实体用户的大作,就随着杂志和实体市场的日益萎缩而衰落了。

4、

2004年底,一部迄今为止的孤例文本出现在网络上,地铁站的《赤旗寰球记》。这部只写作了14万字就坑掉的作品,以类似港漫的风格,让现代都市中的主角,为了伟大的革命理想,修行着各种共产主义理论神功……关于创作意图,作者的公开表示是“我初衷是想用玄幻的形式来表达共产主义理论,当然一半是带着恶搞的心理,一半也是想尝试一下看玄幻和共产主义结合起来会是什么样子,因为以前看浪客剑心,作者也是把一国的政治兴衰与剑道联系到了一起,所以我也想通过武功的形式来阐释共产主义。”

地铁站的创作意图不谈,因为每一部作品重要的都不是作者想写什么,而是读者看到了什么。但这部让主角高喊“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的作品还是一个孤例,这是一个……

5、

现实主义玄幻题材,与都市异能文、现代修真文貌似同一个背景,但精神气质完全不同。故事更着重于当代社会事件的映射,更关心百姓生活的记录,主角几乎很少经历成长。故事结构上多以独立故事单元按事件顺序组成,会更受到报刊杂志和实体书读者的欢迎,但对网络用户的黏性不如主线突出的大长篇好。

现实主义玄幻题材的败退,更多的是因为政策原因导致简体出版很难,在台湾销路又不好,杂志即便能够刊登容量也很有限。获得收入的艰难,使得大部分作者最终在网络销声匿迹。

时间轮转到2012年,当前的网文审查已经有了一些变化,当初视为妖孽的如今已经稀松平常,都市文尤其是都市官场文更是屡屡突破当年的极限而安然无恙,如果能够解决文体的限制,找到适当的现实切入点,或许这个类型在不久的将来会再度火爆起来。
古米朵
古米朵

帖子数 : 231
积分 : 595
威望 : 0
注册日期 : 12-02-20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